歡迎大家閱讀“景德鎮南河公安”頭條號。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布的文章,還可點擊左上角我的頭條號,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。
《論語》作為儒家經典之一,長期以來,是文人必讀的書籍。它所表現的人生態度、思想觀念,在我國文化史、思想史上,產生了極為廣泛深刻的影響。其中一些典故,更是不斷地出現在文人學子筆下,成為他們表達自己、抒發情感的載體。
一、富貴浮云
《丹青引贈曹將軍霸》(節選)
唐·杜甫
學書初學衛夫人,但恨無過王右軍。
丹青不知老將至,富貴于我如浮云。
【出處】子曰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?!薄墩撜Z·述而》
【釋義】“做不正義的事得到的富貴,對我來說就是浮云”,《論語》這一則表達了孔子對不義之財的態度。而富貴浮云,也就用來表示不看重富貴利祿。杜甫詩中引用此典故,就是表達畫家曹霸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之中而不知老之將至,情操高尚,不慕榮利,把功名富貴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。
二、簞瓢陋巷
《西山尋辛諤》
唐·孟浩然
漾舟尋水便,因訪故人居。
落日清川里,誰言獨羨魚。
石潭窺洞徹,沙岸歷紆徐。
竹嶼見垂釣,茅齋聞讀書。
款言忘景夕,清興屬涼初。
回也一瓢飲,賢哉常晏如。
【出處】子曰:“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”——《論語·雍也》
【釋義】《論語》這一則是在說顏回雖然簞食瓢飲在陋巷,而能不改其樂。簞是古代盛飯的竹器,瓢是盛水的器皿。簞食瓢飲,形容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。孟浩然的這首詩意趣簡淡,清曠脫俗,最后一聯用此典故,更具恬淡閑適之意。
三、乘桴
《濟上四賢詠·崔錄事》
唐·王維
解印歸田里,賢哉此丈夫。
少年曾任俠,晚節更為儒。
遁跡東山下,因家滄海隅。
已聞能狎鳥,余欲共乘桴。
【出處】子曰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從我者,其由與?”子路聞之喜。子曰:“由也好勇過我,無所取材?!薄墩撜Z·公冶長》
【釋義】孔子說自己的主張是不能實行的了,想要乘木筏去海外??鬃硬⒎钦娴囊髓醺∮诤?,只是感慨其道之不行,后常用乘桴來表示避世、逃世。王維此詩,描寫了歸隱山林的閑適生活,并借乘桴來表示自己歸隱避世之意。
四、夫子墻
《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》
唐·姚合
西亭秋望好,寧要更垂簾。
夫子墻還峻,酂侯宅過謙。
微風紅葉下,新雨綠苔黏。
窗外松初長,欄中藥旋添。
海圖裝玉軸,書目記牙簽。
竹色晴連地,山光遠入檐。
酒濃杯稍重,詩冷語多尖。
屬和才雖淺,題高免客嫌。
【出處】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:“子貢賢于仲尼?!弊臃安愿孀迂?。子貢曰:“譬之宮墻,賜之墻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墻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!”——《論語·子張》
【釋義】叔孫武叔認為子貢比孔子還要賢,子貢知道了,就拿房屋的圍墻作比喻,說自己的墻只有肩膀那么高,誰都可以探望到墻內房屋的美好。但是夫子的墻卻有幾丈高,如果找不到進入的大門,就看不到里面宗廟的壯美、百官之富盛。能夠找到大門而進入的人很少,所以叔孫武叔這么說也就不奇怪了。夫子墻在這里指孔子學問道德修養之高之深,之后夫子墻就用來比喻人才德之高,并以賜墻及肩比喻才德淺陋。
五、趨庭
《登兗州城樓》
唐·杜甫
東郡趨庭日,南樓縱目初。
浮云連海岱,平野入青徐。
孤嶂秦碑在,荒城魯殿馀。
從來多古意,臨眺獨躊躇。
【出處】陳亢問于伯魚曰:“子亦有異聞乎?”對曰:“未也。嘗獨立,鯉趨而過庭。曰:‘學詩乎?’對曰:‘未也?!粚W詩,無以言?!幫硕鴮W詩。他日,又獨立,鯉趨而過庭。曰:‘學禮乎?’對曰:‘未也?!粚W禮,無以立?!幫硕鴮W禮。聞斯二者?!标惪和硕苍唬骸皢栆坏萌郝勗?,聞禮,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?!薄墩撜Z·季氏》
【釋義】孔子獨立于堂上,左右無人,伯魚從堂下中庭趨而過之,兩人之間問答,孔子教誨伯魚“不學詩無以言”、“不學禮無以立”。之后便以“趨庭”、“過庭”或“鯉庭”表示晚輩接受長輩的教誨。杜甫在這首詩開頭用“趨庭”,來表示他去看望父親。
文章來源:詩詞世界,版權歸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平臺觀點。
聲明:如有侵權,造謠,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,謝謝!
【版權聲明】嘰嘰歪歪吧提醒您:請在瀏覽本網站關于《學書初學衛夫人(學書初學衛夫人字謎)》信息時,請您務必閱讀并理解本聲明。本站部分內容以及圖片來源于商家投稿和網絡轉載,如網站發布的有關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,郵箱:20451 17252#qq。com,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并當天作出刪除處理。